受全球經濟頹勢影響,亞洲化工企業(yè)股價下跌。
日本的大型化工企業(yè)中,三菱化學下降了1.32%,三井化學下降了0.97%,觸媒下跌了1.32%,9日,日經225指數下跌99.22個點至8,921.86。韓國方面,樂金化學下跌了0.96%,湖南石化下跌了2.77%,錦湖化學則是下跌了2.26%。香港這邊,中石油下跌2.94%,恒生指數下跌296.40個點至19,504.24,混合器、高剪切乳化機、乳化機。
上證綜合指數下跌24.94個點至2,198.64。泰國PPTGC下跌1.31%,IRPC下跌1.08%,暹羅水泥下跌0.63%,SET指數下跌10.86個點至此番下跌主要是受到6日美國公布的非農業(yè)就業(yè)人數不甚理想的打擊。最近一系列的壞消息加深了投資者對未來經濟前景的擔憂。
作為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和亞洲最大的石化產品進口商的中國,其制造業(yè)也在持續(xù)走低。國內制造業(yè)的晴雨表-采購經理人指數(PMI)6月下跌至50.2%。PMI的持續(xù)走跌說明國內外的需求都很低迷。低產量是低貿易增長的序曲。
因亞洲在西方的主要市場目前仍然忙于解決自己的經濟問題,他們對亞洲產品的需求很弱。目前來看,中國市場的前景不容樂觀。二季度中國經濟增長從一季度的8.1%下降至7.9%。
中國正逐步緩解通貨膨脹,現位于2.2%的低位,這為政府繼續(xù)放松銀根而不觸發(fā)通貨膨脹留有一定的余地。